熱播劇《小歡喜》成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“照妖鏡”
由 houretytoy 於 2019年08月20日發表 人氣:313
《小歡喜》圍繞三個不同背景下的家庭,聚焦孩子在高三這一年發生的故事,真實地表現了為孩子學習擔憂的家庭日常。
劇中喬家、方家、季家三組家庭,分別代表的是 “離異家庭”對子女的教育、“虎媽貓爸”式的教育,以及“留守”式教育。
不管什么類型的家庭,也不管孩子學習成績好壞,在教育孩子、面對孩子的成績時都有同樣的焦慮,很多人直呼在這部劇裏看到了自己家的影子。
一部《小歡喜》戳中了當下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現狀,這些故事就是我們曾經或正在經曆的。
1
家庭教育中,拼的是爸媽
方圓和童文潔,是經典的“虎媽貓爸”組合。
女強人式母親獨立上進,老好人父親脾氣溫柔但心思通透。媽媽唱紅臉,爸爸唱白臉,對孩子的教育上剛柔並濟,這是絕大多數家庭的真實寫照。
熱播劇《小歡喜》成了中國式家庭教育的“照妖鏡”,戳痛了兩代人的心
這組家庭不談學習母慈子孝,一談學習就雞飛狗跳。雖然方一凡在學業上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渣,但活潑仗義的性格,善良單純的本心,對世界始終樂觀好奇的特質,都不難看出他是一個始終在愛裏茁壯成長的孩子。
相比之下喬英子和季楊楊的家庭就不怎么“歡喜”了,他們兩家的親子關系中充滿了誤解、疏離。
喬衛東、宋倩、喬英子是離異家庭,母親宋倩控制欲極強,望女成鳳的她,最大的心願是女兒能上清華。
為了讓女兒安心學習,她在家做了個“隔音室”,透明的玻璃下,女兒一舉一動都在她的掌控中。
你們一天到頭不回家,高三倒想起管我了”面對兒子的質問,媽媽劉靜唯有沉默。她突然發現,不知不覺中,她與孩子之間的裂痕竟變得難以修補。
父母長期的缺位,讓季楊楊變得性格冷淡,父母在高三時突然表現出的關心,在他看來,既多餘又讓他反感。
父母在孩子心裏種下了精神與情感的種子,會隨孩子一同成長。
在有些家庭裏,父母種下的是愛、尊重和獨立,而與之相反的有些家庭,種下的則是恐懼、責任或負罪感。
心理學家阿德勒說,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,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。
家庭教育中,拼的不是爸媽的身份、地位,是父母對孩子發自內心的關愛和理解。
2
別讓愛成為綁架孩子的工具
陶虹飾演的媽媽和女兒英子上演了一場“極度真實的吵架”。
兩個人從“你為什么不好好學習”、“我沒有,媽你聽我解釋”,一直吵到“我這么辛苦是為了誰”、“媽,我就是壓力大”,再上升到“我怎么活得這么難”、“為什么你就是不理解我”,最後以英子媽媽的一巴掌和英子的“我恨你”結束。
相關文章:
本BLOG人氣文章
时光里遐思畅想
行走凡尘,不愿和粗俗为伍,只想与文字有染..时光里遐思畅想
行走凡尘,不愿和粗俗为伍,只想与文字有染..幫你擺脫頭屑困擾
當你准備出門的時候,卻看到自己的頭..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護理雀斑
雀斑是女性朋友更常發生的皮膚病。像黃褐斑..家居也共享,你沒搞錯吧?
你聽說過共享單車、共享充電寶、共享雨傘,..腿曬黑了怎么變白
1.將醋和鹽按近似水的比例溶於水:白醋:..最近的POST
-
2020年09月19日
-
2020年08月29日
-
2020年06月01日
-
2020年05月13日
-
2020年03月04日
-
2020年01月03日
-
2019年12月27日
-
2019年12月13日